准拟

【词语】准拟

【拼音】zhǔn nǐ 
【注音】ㄓㄨㄣˇ ㄋㄧˇ



词语解释

  1. 1.料想;打算;希望。 2.准备;安排。 3.旧时公文用语。谓批准下级的拟议。

    国语词典

    1. 确定、一定。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。
      1. 宋.辛弃疾〈摸鱼儿.更能消〉词:「长门事,准拟佳期又误。」
      2. 明.徐霖《绣襦记.第二出》:「嘉言敢忘,喜青云有路终须上。凤皇雏准拟朝阳,乌鹊情恐难终养。」
    2. 打算、准备。
      1. 唐.白居易〈吾庐〉诗:「眼下营求容足地,心中准拟挂冠时。」
      2. 宋.陆游〈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〉诗:「诗材满路无人取,准拟归骖到处留。」
    3. 希望、盼望。
      1. 唐.白居易〈种柳〉三咏之二:「准拟三年后,青丝拂绿波。」

    网络解释

    1. 准拟
      1.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其有才思者之为之也,犹善於依因机会,准拟体例,引古喻今,言微理举,雅而可笑,中而不伤。”《南史·裴松之传》:“有司奏太子婚,纳徵用玉璧虎皮,未详何所准拟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八阵图诗》:“斑斑犹在 杲卿 发,离离未落 张巡 齿,爱惜微躯欲安用,有臣如此难准拟。”